燎干,是盛行于我国北方许多农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习俗,但源于何时,原始的讲究出于何意,后来的演变有什么内涵和外延,却是众说纷纭,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因此,研究和考证它,挖掘并整理它,有益于更加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利于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这一传统习俗的积极意义,激励我们不断的开拓进取。
燎干又称炼干、跳干火。在我国北方许多农村,每年的正月二十三日,家家门前都要柴火高垒,待到傍晚时分,各家先后点燃门前的柴火,顿时烈焰腾空,照得全村通明。
这时,男女青年,你来我往,从火堆上纷纷跳过,老人在成人的搀扶下跨过,小孩子则由大人抱着从火堆上跃过。
在陇东乡下,人们还要在土坷垃上吐上唾沫,粘上火灰尽力向远方扔去,俗称送干;同时还要用黄纸剪“干娃娃”,大人小孩都用香烛往“干娃娃”身上点窟窿,自己身上那里疼就往那里点,点完了再跟柴火一起烧掉,认为这样接下来一年就能平平安安了,燎完干余下的火灰还要用扫帚木棍拍打,并描述拍出来的火星是什么“花”,象玉米花、麦花、豆子花或其它花,也就是预示着接下来一年啥农作物会丰收。激励我们不断的开拓进取。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花草百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