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谈到花盆,通常会对其材质的透气性有较高的追求,譬如说要素烧的,不要釉盆之类的。两者影响是有的,但没那么大(红陶盆是真的很大...),也许还没底孔和盆口的影响大。
现在许多花盆,尤其是贵点的花盆通常会在花盆底部加脚,增强盆底的空气流通能力,还有排水能力,同时花盆底孔也会做得比较大。
雨后积水的黄丽,因为花盆孔小,后期根系堵塞住了。
一些便宜的、老式的花盆,对花盆底有时就不那么讲究,花盆放下去,可能就跟底部空间比较严实的合缝在一起,有时大雨后,甚至能产生明明底部有孔,水却排不出去这种尴尬的情况,因为花盆底太平了,太贴合底部了。花盆底孔小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白瓷盆是典型的代表。
花盆底孔小,可以通过手电钻扩大孔洞,或者多打几个孔,甚至直接拿着大号点的螺丝刀在原有的底孔上硬撬也可以扩大底孔。
也有不需要做手术就能增加花盆透气性的方法,其原理就是增加花盆底部空气流通能力。譬如
1、放多肉的板本身是有孔洞的,如冲孔网、防潮板、格栅之类的,孔隙多、排水通风好。
2、放多肉的板子本身是不透气的,可以给多肉做点小脚,淘宝搜索EVA脚垫,剪成小块块,粘三个或者四个在花盆点部,瞬间就帮它们垫高了,解决了可能积水的问题,还改善了通气的情况。
或者省事点直接用海绵双面胶...不粘的那面不要撕下来
一些花盆其实是有自带脚贴的,不过用着用着可能就掉没了。
3、如果有手电钻这类的工具,可以再花盆底弄出个小缝隙,避免积水问题,但效果没有上面两种方法好。
类似这样的,一些良心点的花盆其实也是有自带排水孔的。
至于改善效果有多好呢?只能说增加了一点点透气性。但对于那些排水都不畅的花盆来说,就是质的改变。
最后以一盆在夏天,可能积水了一个多月的晚霞结尾,花盆用的砂锅,这一两个月气色越来越差,看花盆土一直是湿的,一开始没在意..以为是花架边缘有淋到雨的关系。
前几天想说不行,换个位置吧,结果挪的时候摸到花盆底部好像有东西,一看蘑菇,而且三个底孔都长过,旁边那两个有点黑的是长过又死了。积水导致一直枯叶,也硬爆了好多侧芽。
先是排水通风不畅长了蘑菇,长了蘑菇之后直接把底孔堵了个半死,清一下枯叶,拿木棍捅了一下底孔,水是捅没多久后渗下来的。
最后,这盆晚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