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又称兰花菇、秆菇、麻菇等,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至今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栽培草菇的方法。
种植草菇并不麻烦,主要是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和方法。
草菇种植技术
栽培季节:草菇菌丝体生长的适温范围℃为15~35℃,最适宜温度为30~35℃,子实体生长的温度为26~34℃,最适宜的温度为28~30℃。从堆料到出菇结束约需1个多月,是栽培的食用菌中需求温度最高,生长周期最短的类型。根据草菇对温度的要求,各地可选择适当的栽培时期。栽培原料:棉子壳、废棉、麦秸、稻草、玉米芯、玉米秸、花生壳及栽培完平菇等均可使用。要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新鲜草料。场地选择与处理菜棚、菇棚、室内、室外、树林下、阳畦、大田、果园等场所均可生产。大棚要加覆盖物,并在使用前撒石灰粉消毒,老菇棚要进行熏蒸,杀虫灭菌。
入棚、建池、播种:把泡过的草料挑出,沥水半小时后入棚。南北向建畦,畦宽0.9~1.0米。先铺1层厚20厘米左右的草,再撒上1层处理过的麸皮。用手整平,稍压实后播第1层种。按每平方米0.75千克的播种量,取出1/3的菌种,掰成拇指肚大小的块,再按穴距和行距均为10厘米左右的规格,在哇两边分别点播2行菌种。中间部位,;因料温会过高而灼伤菌种,故不播。之后,再铺1层厚为15厘米左右的料草和麸皮,把剩余的3/2菌种全部点播在整个床面上。最后,在床面上薄薄地撒1层草料,以保护菌种。用木板适当压实后,垄做成弧形,以利覆土。料的总厚度为30~35厘米,畦间走道宽30厘米。
出茹管理:播种后10天左右便开始出茹,此进,要注意掀膜通风。待出菇多时,在走道内灌水,保湿、降温。如温、湿度适宜,要撤膜通风,防止高温使菇蕾死亡。如畦床过干,可在棚边挖1个小坑,铺上薄膜,放入凉水,预热后喷洒床面。采收现蕾后2~天采收,每潮采4~5天,每天采2~3次。隔3~5天,第二潮菇又产生了,一般能采一3~4潮菇,整个采菇期为20~25天。
这些就是种植草菇的技术了,大家可以参考着来种植,对大家的种植收成是大有帮助的。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花草百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