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军啊,你种植的草菇已采摘了一轮,效益怎样?能不能发展,给哥几个分析分析。”“好啊,老哥,种植草菇首先要打菇棚,一个菇棚投入资金约1万元,原料自家有,花费不了很多,菌种由老板提供,产品他们包收,下菌十天左右就可采菇,一个棚一季收入约8000元,一年可收三季,效益还是可以的。走,我带你们到菇棚里去看看。”“好,看看去,如果真像你说的,我明天就去筹钱搭棚,跟你学种菇。”
近来,高安市筠阳街道左桥村田里组村民刘志军家,每天都有几十人来向他咨询蘑菇种植技术。今年年初,头脑活络的刘志军经过福建龙海时,看到那里的蘑菇种植很红火,效益很好,在仔细打听后,觉得这是一个好产业,立即拜师学艺,并带回一老板试种蘑菇,现已采摘一轮,效益不错。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此事高度重视,帮助刘志军建起了9个大棚,并以他为典型,召开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大会,积极推广蘑菇种植,从而引发了群众咨询的热潮。
中国室内草菇栽培始于70年代初期,多数利用夏天闲置的塑料大棚,香菇、蘑菇房,或旧仓库进行生产,此外,2010年南方主要采用泡沫板为材料建立菇房。这些菇房多数设在地势较高,开阔向阳,背北朝南,冬暖夏凉的地段。
每个菇房约为15~20m2,高2.5-2.8m。过大,加热升温慢,保持恒温较困难;过小,面积利用率低,通风不良,容易诱发病害。室内设上、中、下窗和床架,下窗高出最低床架0.1m,床高2.3m,宽0.7-0.9m,4-6层,每层距离0.5-0.6m,室内装有排气扇和日光灯,照度50lx,地面铺设管道以便通入蒸汽消毒或加温。
该街道长期以来致力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为发展蘑菇种植业,街道想方设法建立一个集生产、收购、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以基地带动老百姓发展产业,寻求致富之路。
目前,街道已与福州、南昌老板达成投资意向,将投资700万元在新沙村租地50亩兴建一个基地。在街道办事处的引导下,在刘志军的示范带动下,该街道已有南门、左桥、院背、茜头4个村的30多户农户在建棚种植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