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百科网_花草百科全书_花草百科知识大全

茯苓的形态特征介绍,如何加工茯苓?

花百科

  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很多人都将其作为一种养生佳品,一部分女性还用茯苓来美白,但是对于茯苓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茯苓吧。

  茯苓的形态特征

  主要分为菌丝体、菌核、子实体。

  菌丝体是茯苓的营养器官。幼嫩时呈白色棉绒状,老熟时呈红棕色或褐色,细胞壁加厚,直径2~5微米。菌核是药用部分,是茯苓的营养贮藏和休眠器官。其形态有圆球、椭圆、卵圆、扁圆或板状不规则形等。重量相差很大。子实体为茯苓的繁殖器官,无柄,大小不一,平铺于菌核表面,厚3~10毫米左右,起初白色,老后或干后变为淡黄白色。

  茯苓的加工方式

  茯苓的加工有三种方式,分别为干制、茯苓粉、茯苓糕。

  干制可分为三步,第一步发汗,将收回的鲜苓分二三层堆于室内铺草的地上(最好用毛竹搭一个高15厘米的矮架,架上铺草放苓),其上盖一层稻草或草袋,每隔2~3天翻动1次,共翻三四次,摊开稍晾,再行堆叠。如此反复几次,直至表面起皱,有裂纹,呈褐色,“发汗”完成。广西等地切苓前已不“发汗”,而是把茯苓用沸水煮透(煮汁发黑就要换水,以免影响苓肉色泽,质量下降),煮后茯苓的粉质变韧,切制时不易破碎。

  第二步切制,先剥去苓皮,剥时尽量大、匀、薄不带苓肉。后按不同颜色苓肉分别切开,再按不同规格(片、块、骰)分别切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放置。遇到苓肉中有松根的,应按松根粗细不同单切单放。切制时,留下的边料,可加工成碎苓。细小的碎苓就是苓粉;把苓皮集中晒干,就是苓皮。茯苓“发汗”完成就要切制,一时切不完的可堆放在矮架上(堆放三四层),大的放中间,小的放外面,短期保存。堆上应盖膜,防止风吹裂开。

  第三步干燥,切好摊开日晒(雨天用小火烘),次日翻晒至七、八成干,收回任其回潮,稍压平,再日晒或风干,即成商品。商品茯苓应按不同规格分别包装,贮藏于阴凉干燥处。贮藏期间易受病(霉菌)虫(玉米象、谷蠹、麦蛾等)危害,因此,应搞好环境卫生,防潮湿,防高温。

  看了小编的这些分享,想必大家对茯苓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如果你还有其他什么疑问的话。可在评论处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哦。

茯苓,变态女警寻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