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诗云:"冬虫夏草名符实,变化生成一气通。一物竟能兼动植,世间物理信难穷。"由此可见,冬虫夏草的功效真的是名副其实,很多人都非常喜欢食冬虫夏草来养生,那么冬虫夏草可以人工种植吗?
不可以。在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米的酷寒雪域,千百年来,一种叫做蝙蝠蛾的昆虫在这里自由生息,与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数昆虫一样,先后历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幼虫期最长,约2-3年,整个生命史要历经3-4年在地下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换得2-3天的自由飞翔。蝙蝠蛾幼虫具有极强的耐寒冷与饥饿的能力,科学家研究发现,它可以在不吃东西的情况下耐受饥饿存活长达119天,冬季在-3~-5℃的冻土层中,即使冻僵,解冻后仍然存活。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冰冷世界,同样世代栖息、生长着一种叫做“冬虫夏草菌”的真菌。这种真菌也是只特异地生长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域的耐低温物种,当温度超过20℃时,它的生长就会停止,超过25℃就会死亡。
冬虫夏草菌的孢子在每年7、8月份成熟后弹射出来,随风散落地面,在雨水作用下渗入土壤中,此时,如果蝙蝠蛾幼虫与冬虫夏草菌相遇,冬虫夏草真菌就以寄生的状态,将菌丝体穿透到幼虫身体的每一个地方,历经3-5年,两个迥然不同的生命个体,就这样,奇妙地结合了。 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充分利用幼虫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进行适合真菌生长的特殊的生物转化。来年春天,寄居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冬虫夏草真菌菌丝冒出地面,长成一株“小草”,夏至前后,冬虫夏草形成了。 正是因为冬虫夏草产生于这种复杂而残酷环境下的奇妙结合,至今为止,无数科学家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它仍然无法实现人工繁育。
冬虫夏草无法人工种植的困难表现
1.冬虫夏草纯正菌种分离困难
获得纯正菌种是冬虫夏草人工栽培的技术关键。冬虫夏草真菌生长缓慢,加之常常伴生其它菌类,因此分离纯正菌株较为困难。许多学者认为,冬虫夏草菌在 青藏高原蝠蛾属昆虫体内能够正常发育并得以向有性阶段过渡,必须依靠其专一性寄主体内外的某些特殊成分才能完成。而且这一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冬虫夏草生长在野外、在土壤中完成其复杂的生命过程,在其生命过程中,不仅仅是冬虫夏草真菌感染虫体,同时也会沾染其它杂菌,甚至也有可能某些菌在冬虫夏 草这一生命形态的过程中,也参与了一些方面。这一过程至今科学家还没有完全研究透彻,这也是目前虽然很多国内外的科研机构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实验,冬虫 夏草仍然是不能够人工复制的原因之一。
2.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需要大量的寄主虫源
虽然目前已经发现的冬虫夏草寄主除主要寄主虫草蝙蝠蛾外,已经有报导的分布在青藏高原蝙蝠蛾属另外30余种蝠蛾亦与冬虫夏草的寄主有关。但,由于蝙蝠蛾科 昆虫是一类嗜低温、高海拔生存种类,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自然条件下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需要4-5年时间。而且其幼虫在土壤中需要经过5-6 次蜕皮,才能成熟化蛹,幼虫在蜕皮时如果幼虫密度高容易互相残杀和死亡。诸多情况,导致目前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的大批量人工培养还是一个难题。
3.接种侵染途尚未研究清楚
能感染寄主的冬虫夏草菌,必须是成熟的有性生殖孢子或中国被毛孢菌丝体。而且,只有在特定环境(如降雨、温度、土壤中微量元素等的含量等)、幼虫达到一定 时期(4-5龄)且在蜕皮高峰期等条件下才易于侵染,形成冬虫夏草。而这些条件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是在人工环境下很难模拟的。
4. 环境复杂多变难以模拟
冬虫夏草是青藏高原高山雪线以上的特有类群。高原气候独特,紫外光照强烈,而且高山草甸中蓼属植物丰富,能够为蝙蝠蛾属昆虫提供足够的食源,这是完成冬虫夏草生活史的基本保证。培菌、养虫、菌虫侵染是人工培养冬虫夏草的必要环节。如在其他地区人工培养,除了这几个环节外,还必须模拟适宜几个环节的环境条件。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践中操作难度非常大。目前,仅在实验室中可以模拟高原特有的生态环境,但成本非常高。同时,大规模饲养蝙蝠蛾幼虫和培养虫草属菌的技术仍未解决。
所以,至今为止冬虫夏草人工培养还无法实现。但是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我们要坚信冬虫夏草有一天可以实现人工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