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的营养非常丰富,味道也很鲜美,所以很多人都喜欢用香菇来作为主材料用去炒菜,香菇体中还能够起到降低胆固醇还有降血脂的功效,所以食用香菇还有一定的食疗功效。那么我们爱吃的香菇是怎么种植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第一、一般栽培香菇主要是使用木屑进行栽培的,栽培用的树材都是使用一些阔叶树,将砍下来的树锯成一米左右的木段,人工接种可在12月到4月进行。这种方法种植的菌种不但要使用新鲜的,必须要活力强还有有独特的芳香。
第二、把接种完的断木和对方一起进行发菌,把木段一层一层的摆放整齐,下面用木墩或者是用石头给垫上,避免阳光的直射,如果是被太阳照射的话,它的真菌就会被太阳给照射杀死,所以要放在阴暗的地方进行发菌。
香菇种植管理方法
1、出菇管理
菌棒转色后进入出菇阶段。香菇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0~20℃,并要求有大于10℃的昼夜温差。水分管理采取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喷水,出菇时菌棒含水量达到60%~65%,空气湿度达到80%~90%.根据菌棒具体情况,可采取温差、干湿差、振动刺激等措施促进菇蕾发生。合理进行人工疏蕾,每棒留菇6~8朵。当子实体长至6~7分成熟及时采收,每天采收3~5次。适时采收的香菇,色泽好,菌肉厚,商品价值高,过晚采收,菌伞展开,菌肉薄,重量轻,商品价值低。及时清除菇根及地雷菇,防止腐烂后出现病虫害。每潮出菇期间都进行农残及重金属抽样检测。
休菌时减少浇水次数使菌棒含水量降至55%~60%.水分管理一是防止喷水过少造成菌皮失水硬化,影响出菇,二是防止喷水过多,造成出菇,使休菌失败。休菌时间为10-15天,当菇脚坑发白,菌棒恢复弹性时休菌完毕,进行下潮菇管理。夏季高温期,菌棒管理以降温养菌为中心,自然出菇为主,防止烂筒死菇现象发生。立秋以后环境条件有利于菇蕾形成和香菇生长,应停止对菌棒的刺激、振动,让其自然出菇。每个生产周期出5~6潮菇。
3、病虫害防治
发菌及出菇期间杂菌主要有霉菌(木霉、脉孢霉、曲霉、毛霉、根霉)、细菌、黏菌。虫害主要有菇蚊、菇蝇、跳虫、蛞蝓、线虫。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花草百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