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出菇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栽培模式的多样性。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各地依据经济、自然气候资源、原材料资源、猴头菇栽培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猴头菇栽培模式。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种种植方法,让猴头菇的产量更高。
该栽培模式的关键技术如下:1.塑料大棚的建造:
要选择平坦、交通便利,干净卫生,水源充足的地方建棚。大棚南北走向,可选用竹木构、装配式钢管结构、氧化镁预制件结构等材料的大棚,面积在300~700米2为宜。
2.栽培季节:
猴头菇生长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应该采用塑料大棚栽培,可以在春秋季节利用自然温度栽培。各地可依据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及猴头菇生长发育对环境温度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一般在摆袋出菇前30~40天菌袋制作完毕。
3.培养料配制:
配方1:棉籽壳90%,麸皮8%,石膏1%,过磷酸钙1%。
配方2:棉籽壳50%,玉米芯38%,麸皮10%,石膏1%.过磷酸钙1%。
配方3:将上述各配方原料拌匀,按料水比1:1.2加水。为提高产品质量,拌料时在允许范围内可尽量多加水,这样取得的种植效果更好。 4.装袋:
一般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短袋栽培,也可选用耐高压聚丙烯塑料袋。根据选用的出菇方式不同而选用筒袋或一端封口的塑料袋,常用规格15厘米×(32~34)厘米或17厘米×33厘米,厚0.004~0.005厘米。采用机械装袋料要适度压紧,外紧内松。用绳子活结系紧袋口或加套环并用套环盖封口,扎口或套环前在料袋内插入接种棒。
5.灭菌方法:
常压蒸汽灭菌时,将料袋分层置放灭菌锅内,注意合理摆放,加热至lOO℃,保持12~14小时,停火后再闷8~10小时,然后将料袋取出冷却备用;高压灭菌时,用大容量高压灭菌锅,料袋亦分层放置,对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灭菌,要求在0.10~0.12兆帕的压力下保持4小时,对聚丙烯塑料袋灭菌时,要求在0.147兆帕的压力下保持2小时。
6.接种:
灭菌后的料袋移人接种箱、接种室等接种空间接种前对料袋及接种空间进行消毒,常用气雾消毒盒密闭熏蒸0.5小时,且在料袋冷却至28℃以下时接种3用筒袋装料的,采用两端接种、一端封口的料袋,接种棒拔除后,接种穴上、中、下部位均要接人菌种,适当加大菌种量,利于菌丝早日发满菌袋。
7.培养:
接种后可在培养室培养发菌,也可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培养发菌,移入大棚前应对其充分消毒、灭虫,使其清洁、干燥、通风、遮光。可采用菌袋层架立式摆放发菌,也可卧式堆叠发菌。立式摆放发菌用于气温较高时培养,卧式堆叠发菌用于气温较低时培养。控制发菌温度20℃~27℃,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用草苫、遮阳网遮光,使发菌棚保持黑暗。接种后若发现污染,在菌袋感染部位注射0.1%?0.25%甲醛溶液进行灭杂处理。经30天左右的培养,菌丝接近发满时,倒袋检查,清除杂菌污染严重的菌袋;菌丝长满后再后熟5~15天,温度适宜时即可进行出菇管理。
8.摆袋:
春季旬平均温度7℃,冬季旬最低温度0℃以上;秋季平均温度17℃,夏季旬最高温度28℃以下时,即可摆袋。摆袋方式采用卧式立体摆放,在摆袋处垫砖,将袋卧放在垫有砖块的地面上。摆袋时上、下层袋口(出菇口)反向排列,或相邻菌袋出菇口反向设置。根据大棚通风条件,垛高3~10层,垛与垛间距70厘米,大棚中间主过道为1米。当菌袋摆放层数在5层以上时,为防止菌袋滑动或倒塌,在每一燦“袋墙”的两端设置一立柱固定菌袋;为防止因摆放层数多而使菌袋内积聚热量多,造成“烧袋”,层与层之间用两根细木棍、细竹竿等隔开。
9.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的关键是控温、通风,保湿将发满菌并经后熟的菌袋两端系绳解开,割去袋口多余薄膜并保留袋口折痕,或去掉套环盖,以使猴头菇有出菇口,并改善菌袋内部通气条件,但袋口太长会形成长柄猴头菇将棚内湿度提高到80%~85%,保持棚内温度在14℃?26℃(出菇期最佳温度为16℃~20℃),并加强通风换气。一般经7-10天即开始现蕾,现蕾后,可将棚内湿度提高到85%?95%。通常采用微喷的方法增加棚内湿度,通过调节棚膜上的草苫及大棚两侧的裙膜进行通风,并控制通风量大小和温度。但通风时,应防止风直吹菇体,否则会造成菇体变色萎缩。对北方秋栽猴头菇而言,进入11月中旬后,H照增温强度明显减弱,內天可适当去草苫增温,夜间盖草苫保温如光线强,棚内温度偏高,11天可适当加盖草苫遮阴。出菇后注意不可向袋口和幼蕾喷水。否则水渗人袋中会造成幼菇萎缩,进而变质腐烂。 10.适期采收:
猴头菇成熟大概需要25天左右,子实体菌刺约0.5厘米时,未弹射孢子前为采收适期。采收过晚,孢子散出,质地变疏松,颜色发黄,味苦,质量差。
11.巧管再生菇:
第一茬菇采收后,要将料面的残菇、碎菇清理干净。停止喷水3?4天,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并加强通风,使菌丝体获得充分的新鲜空气,随后进行补水:补水后揭膜通风12小时,让采收后的菇根表面收缩,防止发霉;再把温度调整到23℃~25℃。一般经10~15天,又可出第二茬菇,如果秋季栽培晚了,或遇上严冬季节,可以暂时停止出菇,待气温回升之后管理。整个生产周期60~70天结束一般可收3?4茬菇。
以上种植方法可满足猴头菇对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的需要,为其生长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且栽培成本低,出菇质量好,产量高,大家快去试试吧。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花草百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