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种之前,必须弄清菌种的温型,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及出菇温度确定菌种温型,我们都知道因为在不同的不管是外界还是菇房温度都是不一样的,那么食用菌早秋平菇好品种都有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食用菌早秋平菇好品种都有啥早秋上市平菇品种
1、金平1号(早秋抢早上市平菇新菌株)
出菇温度10-35℃,浅灰色或乳白色。菇盖大小中等,韧性好,转潮快、耐热、耐旱、喷重水不死菇,可出8潮菇、、气温高时色浅,气温低时色深,通风不良时菌柄稍长。最大特点:早秋出菇时间最早,华东地区8月中旬即可大上市,转潮快、抗虫抗黄菇病能力特强管理要点:早秋气温高,出菇要注意加大通风管理,以防止高腿菇或长柄菇发生
综合评比抗病、产量、经济效益为广温偏高品种之首。试推广两年来,示范户一致反映该品种的菇体质量、韧性、抗病以及产量都优于传统气温偏高品种
2、早秋916(早秋抢早上市灰黑色平菇菌株)
出菇5-33℃,丛生,灰白色至灰黑。气温20℃以上灰白色,18℃以下灰黑色,最大优点:韧性好,潮次分明,单产高,耐热、耐旱、喷重水不死菇,出菇过程中抗黄斑病特别强。许多老菇区最易发生黄褐病或死菇,而该种在同期栽培条件下,可表现出卓越的抗病性能。管理要点:早秋气温高,头潮菇要注意加大通风管理,以防止高腿菇或长柄菇发生
3、秋冠1号(早秋出菇最早品种、冬季正常出菇)
浅白至灰白色、大朵叠生、叶片紧凑,大棵,韧性好,转潮快。出菇温度2~33℃,菌丝抗杂、菇体抗病,正常管理不发生任何病害,棉籽壳、玉米芯栽培都能产菇6~7潮。春季和早秋栽培重点推广的浅白色当家品种,冬季也正常出菇。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又有很强的低温出菇能力、春栽3月初上市,出菇直至7月上旬结束。早秋栽培8月中旬大上市,为早秋出菇最早品种。最大优点:耐高温性及耐低温出菇双重性能、菌丝抗杂能力强,整个产菇期基本不会有黄菇、死菇、烂菇的发生、
4、象优1号(早秋抢早上市平菇新菌株)
广温偏高型,菌丝抗杂能力强,从开始出菇至出菇结束较少发现黄菇、死菇等病害。出菇温度8-35℃,早秋栽培灰白色、扇形叠生,20℃以上柄短色浅,15℃以下柄长色深,8℃以下时畸形菇较多,早秋八月中旬出菇,头潮即可盈利。经全国各地区早秋大面积推广试验,出菇过程中抗黄斑病特别强。许多老菇区最易发生黄褐病或死菇,而该种在同期栽培条件下,可表现出卓越的抗病性能。出菇过程基本不发生黄菇、烂菇、萎缩菇。华东、华中地区早秋八月中旬大有菇上市。 二、平菇管理
管理
(1)发菌期的管理: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天之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料温控制在30℃以下。若料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料温稳定后,就不必掀动薄膜。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料层内生长,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发现杂菌污染,可将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处,或用0.3%多菌灵揩擦。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2)出菇期的管理: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每天在气温最低时打开菇房门窗和塑料膜1小时,然后盖好,这样可加大料面温差,促使子实体形成。还要根据湿度进行喷水,使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调至80%以上。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就扭结成很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蕾堆。这时可向空间喷雾,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切勿向料面上喷水,以免影响菌蕾发育,造成幼菇死亡。同时要支起塑料薄膜,这样既通风又保湿,室内温度可保持在15—18℃。菌蕾堆形成后生长迅速,2—3天菌柄延伸,顶端有灰黑色或褐色扁圆形的原始菌盖形成时,可向料面喷少量水,保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温度保持在15℃左右。 本文有关于食用菌早秋平菇好品种都有啥的相关问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菌种质量是平菇丰产的关键。优质的平菇二、三菌种应有如下特征:菌丝浓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绒毛状,有爬壁现象,在培养基表现有少量珊瑚状小菇蕾出现,菌龄以20天至25天为宜,菌种断面菌丝明显,有明显的菇香味。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花草百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