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宁县利用境内木材废弃物大力发展袋栽木耳产业,合理资源配置,化废为宝,实现了木材废弃物----黑木耳----饲料、肥料、能源的有机转变,形成了良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白色污染
东宁口岸开能以来,成为中国重要的对俄木材进口加工基地。随着木材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料。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绥阳林业局加工木材产生了大量的锯末子,大面积地堆放在田间地头,影响耕种,又污染环境。道河镇八里坪村边就有这样一个大贮木场,常年以来,村民们深受其害。如何能废物利用,化害为利?这个村的村民尝试着用锯末子生产黑木耳菌种,再将菌种种植入废弃木材上生产黑木耳,获得了成功。经过几年发展,这里成为东北三省远近闻名的木耳菌基地。白色污染变成了白花花的钞票,这个村率先成为发展黑木耳菌致富的村子。
----黑色宝贝
近两年,东宁县推广经验,拓宽思路,适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全县98%的村子发展黑木耳。他们在锯末子上做文章,将黑木耳产业发展重点转移到“袋料”栽培上。科研人员经过三年的钻研摸索,开发出以锯末子作为栽培原料的袋栽木耳生产技术,节省了大量木材。黑木耳袋栽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推动黑木耳产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去年全县黑木耳总量达到2.4亿袋,产量1000万公斤,成为全国最大优质黑木耳产地。今年全县生产木耳近4袋,可消化木材废弃料20万吨。昔日田间地头小山一样的木材加工废弃物如今变成了抢手的宝贝,周边地区的锯末子也一时“洛阳纸贵”,东宁成为木材弃料的集中地。
----绿色产业
生产后的菌包菌袋处理不好,也会再次成为垃圾,在这里它们也变成了宝贝。东宁县的每个木耳生产村都设置了回收站,被称为“白色垃圾”的废菌袋被回收再生塑料制品,节省了资源又减少了污染。
为实现数以万计的废弃菌料的循环发展,东宁县还提高菌料生物转化率,利用废菌料发展菇类生产,将废弃料经过处理后用于栽培蘑菇。此外,东宁县研发出将废菌料转化为有机肥料、饲料,做冬季取暖的燃料。他们把农村的废弃地变成堆肥场,在木耳菌废弃料中加入粪便就可沤制成优质有机肥;在废弃料中加入少量青稞发酵后就成了畜禽用饲料;他们开发农村能源技术,在民房卧室的地下挖一个坑,作为“燃池”,木耳菌废料就成为北方取暖用的燃料。此举不仅可以消化废菌料,还可以节省农户的燃料支出。
绿色环保的黑木耳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消费者的青睐,“绥阳耳”牌黑木耳通过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获得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东宁县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实现年交易额8亿元,成为农业部定点市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国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黑木耳产品远销辽宁、山东、上海、广东等国内20多个省市和日本、韩国、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目前,东宁县正研制黑木耳多糖提取,黑木耳补铁、补钙功能、木耳冲剂、木耳糖、木耳饮料等医疗保健产品的开发。东宁县已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的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格局。
----金色收入
黑木耳成了东宁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同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往稻草只能被当作柴草烧掉,如今编成草帘也变成“金草”。连过去没人种的河边荒废地,如今用来摆放黑木耳袋,一亩地租金就达六七百元,成了抢手的香饽饽。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东宁县黑木耳可用劳动力2.4万人,劳动力收入2800万元。带动信用菌商店36家、草帘编织厂16个、市场服务队3个、空车配货站2个,饮食服务、锯末加工等行业竞相发展,通过黑木耳及相关产业共实现产值10亿多元,纯利润2.76亿元,拉动社会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
广大农民也尝到了甜头。去年农民人均收入4316元,其中单黑木耳一项人均纯收入达2200元。过去绥阳村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可如今,一幢幢新建的住宅,一件件时尚的电器,实实在在地展示了村民生活的殷实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