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肇东市向阳乡百合村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看准市场行情,带领农民靠栽植白色金针菇闯出了一条致富路。
金针菇在自然界广为分布,中国、日本、俄罗斯、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金针菇的生长。金针菇不含叶绿素,不具有光合作用,不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完全可在黑暗环境中生长,必须从培养基中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降解物,为腐生营养型,是一种异养生物,属担子菌类。金针菇是一种木材腐生菌,易生长在柳、榆、白杨树等阔叶树的枯树干及树桩上。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以其菌盖滑嫩、柄脆、营养丰富、味美适口而著称于世,特别是凉拌菜和火锅的上好食材,其营养丰富,清香扑鼻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大众的喜爱。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赖氨酸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
2001年2月,经多方考察,百合村的干部群众筹集资金30多万元,从浙江、河北、山东购进白色金针菇菌种,建起菇类生产棚室,开始从事白色金针菇的栽培。头茬菇每公斤纯利达20元。这种金针菇每年能够生产两茬,繁育的技术含量高,为了严格把好生产技术关,百合村从浙江等地高薪聘请技术人员指导金针菇菌种的嫁接繁殖。
这个村党支部书记王林宝家建了8栋白色金针菇生产大棚,两茬能产60多吨白色金针菇,纯收入20万元左右。在他的带动下,这个村的金针菇栽植现在逐步形成规模,已建成生产棚室30多栋,可种植白色金针菇90万袋,年产金针菇约150吨,实现利润70多万元。
百合村的金针菇占领了哈尔滨、沈阳的菇类市场。村民还组建了食用菌销售联合体,将鲜菇空运到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每吨比在东北市场销售多赚1000多元。种植白色金针菇的农户不但自己走上了致富路,还对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金针菇的生产全是棚室作业,活儿不重,无法外出务工的妇女老少都能干。一到金针菇生产旺季,每家种植大户都要雇佣劳动力50余人,每人每月平均工资近500元,仅春秋两季一人就能轻松挣回3000多元,让百合村200多个农民足不出户就近赚取60多万元劳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