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百科网_花草百科全书_花草百科知识大全

理性看待木耳市场,及时调整品种结构

花百科

  作为传统的食用菌品种,黑木耳一直被国人视为保健食品,有的行业如矿山、纺织、教师等,还作为必须食用的食品,足见木耳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了。

  经过2004年前后三年的市场低位震荡,2006年上半年的黑木耳价格达到高峰,批价一般在50元左右,质量高者达到60元以上,进入下半年以后,虽然市场批发零售价格继续呈坚挺状态,但生产者手里的存货却再也不是“皇帝的女儿”,出货的价格却难以继续“昨天的故事”,市场销售商也不再“一口价”,有点讨好消费者的意思了,就是说,自2007年四季度开始,国内的木耳市场尽管价格仍然不错,但从产地及批发商的交易状态来分析,却已露出了高价位坚持不住、自然滑坡之势。

  但遗憾的是,大多菇农并没有及时看到上述市场态势,相关的信息也没有被及时披露,截至目前,仍有相当部分菇农依旧沉浸在“利好信息”内,在没有相关销售渠道的前提下,盲目决策,已经或准备大干一场,有的农户甚至要单品种发展20万袋以上,加之炒种者为了销售菌种,不惜对菇农进行多方位的忽悠,使得本来可以理性发展、健康运营的木耳产销局面,无序发展几近进入“疯狂”;如山东的青岛、济宁以及江苏等地,木耳投料量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有的甚至是此前多年的总和;设想一下5~6月份收获季节,如果届时的市场价格风光不再,菇农惜售积压、无法变现、欲哭无泪之情景,真令人不寒而栗 ―――但愿笔者的担心是杞人忧天。

  勿庸置疑,食用菌生产,是农村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但依笔者之见,即使再好的项目,也应科学对待、理性发展,以上为例,比如去年的木耳价格很好,预测今年的市场不会一下子跌入低谷,在没有确切的销路之时,今年可以适当发展,并按照多品种组合的思路,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千万不要进行“赌博式”生产,不管未来市场如何、生产成功不成功,把一年的资金全部投入到木耳上“押宝”,该种做法利大于弊。

  当前木耳生产中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市场露出下滑端倪、但仍不很明朗的时候,多数人的生产只是一种盲目和从众心理。二是不少菇农的生产技术问题,据调研,多数菇农没有接受过培训,对管理技术一头雾水。三是菌种问题,不管菌种的生物特性、适应性如何,也没有品比试验,就大量供应,此外,借机炒种现象仍是在所难免。

  建议:

  即将开始的生产:计划大量生产的农户,应及时进行相关市场调研,并迅速调整今年的生产计划,调整和改善品种结构,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将市场效果较好的品种如双孢菇、香菇、杏鲍菇以及平菇等进行均衡发展,并展开柳松菇等市场前景优秀的品种的生产,把木耳作为其中的一个保留品种,即使鲜销不及、制干贮存,也不至于积压过多资金,确保以后的生产投入不受影响。

  正在进行生产的木耳菌袋:如果因菌种等因素、或因销路已解决,不能改变品种时,建议在调整配方上下功夫,基本配方:木屑450千克,麦麸50千克,蔗糖2.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石膏粉5千克,尿素1千克,磷酸二氢钾1千克,保成功5 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2袋;使木耳菌丝处于营养全面、均衡的基料中,大幅度增加生物量,为高产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已经完成生产的菌袋:已经装袋、灭菌的料袋,可以通过改换菌种等方式调整品种结构,如接入杏鲍菇、柳松菇,也可接姬菇等;已经完成木耳接种的菌袋,加强发菌管理,并强化菌丝后熟管理,并在出耳后喷施三维精素(喷施型)2~3遍,争取获得最大限度的高产优质,这样,即使遭遇低价,也不至于对效益有太大的影响。

  尽快提高栽培管理技术:学习和掌握制种及栽培管理实用技术,使自己的生产较他人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以最大限度的规避市场风险。

  学会研究和分析市场: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好像有点难以捉摸,但是,市场是有规律可循的,木耳作为食用菌的一个传统品种,历史最为悠久,因此,必定有其自然的市场规律,尽管时下的木耳多为人工栽培产品,但是,市场规律是不会依某个人的意志而胡乱转移的,所以,仔细调研之后,进行科学分析,即可找出其市场轨迹,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生产进行的一系列计划,将是有根据、可行性较高的,效益的保证和提高也将是情理之中的。

木耳,压抑的母爱,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