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是亚洲地区的特有品种,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香格里拉、楚雄、延边、台湾等地区,据悉美国和欧洲有松茸变种,但产量少,品质差。在全球松茸产区中,我国香格里拉产茸区是松茸产量最高的地区,年产量约占中国松茸总产量的70%,以及全球总产量的33%。
首先人们想到的是在室内栽培松茸。但是,室内栽培出来的松茸与野生的松茸比较起来品质相差甚远,人们只能培育出供松茸菌系繁殖,并长出松茸骨朵的原基,而不能培育出松茸。
松茸不能进行室内栽培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松茸采取在松树的细根上长出外生菌根,并通过菌根直接吸取松树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这种特殊的营养吸收方式给人工栽培松茸的进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第二、人们至今还未探明松树和松茸的共生关系系统到底是怎样的。
其次人们想到以山林栽培的方式培育松茸。以日本为例,追溯战前松茸大丰收的年代,在松茸的主产地,人们根据经验和观察,总结出了各种技术和增加产量的方法。虽然自昭和30年代后半期松茸的产量急剧下降,但在各主产地的强烈要求下,于昭和41年采用林业厅的国库补助进行了13个省市的联合试验。自此,松茸的正式研究开始了。
从日本全国的松茸产量来看,只有东北地区比较稳定,西日本各县在这半个世纪中都在减产。但是,即使山上的松林全部都消失了,山上的土的条件是不会变的。以昭和45年秋的京都府龟冈市为例,以前的山体复旧工程把破坏的地方削成了梯田状。然后,人们在上面种主了松树和夜叉付子树,这儿便成了一小片阶梯状的瘦弱的松林。也许是土壤的条件合适,也许是从这块地旁边的松茸山飞来了孢子,这片梯田状的土地上长出了松茸。这个事例告诉了我们,只要土壤的条件合适,即使松树再幼小也是可以长出松茸的。松茸是由细菌和根结合产生活性菌根带,经过5一6年后长出来的。而且,一旦长出了松茸,只要松树健康、土壤条件稳定,它的寿命是很长的。
综上所述,人工栽培松茸有相当大的难度,几乎是不可实现的。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进行山林栽培,即保护好松茸赖以生存的环境,达到栽培和增产的目的。
版权声明:本文发布于花草百科 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