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百科网_花草百科全书_花草百科知识大全

肖川: 金针菇种出我的梦

花奴

  肖川,今年28岁,是中山路街道三星村人。因为征地拆迁,他获得一笔补偿款。加上岳父家在北碚种植,积累了种植经验,2011年3月,在岳父的技术支持下,肖川怀揣资金,与好朋友胡晓来到金龙镇解放村开始整地建棚、建库,种植金针菇。2011年6月,正式投产。

  之初:一天仅睡觉1小时

  要改变自己外行角色,变成懂行的管理者,并非投入了钱就万事大吉。当初,种植场刚进行装菌包、接种这些活时,因工人无法快速上手,而厂房不等人,开工后的前半年,肖川几乎每天仅睡1个小时,凡事亲历亲为,让他尝到了创业的艰辛。“若不是想到投入了200万,我真想干回自己的老本行(开车)去!”肖川说。

  菌种

  一个菌包成本3至8元,随市场行情波动;其生产周期只有2个月,棚内每天都有10余名工人新装菌包、接种等,肖川每月都得驱车到近300公里外的四川达州去购买,来回加上办事得花去10小时。2011年7月的一天,下午5点过,肖川与朋友一道外出购买菌种,两人轮流开车。天气太热,菌种在车上呆太久会被热死,价值4000元的菌种开不得玩笑,第二天一早工人就望这些菌种上工呢,他们星夜驱车返回永川。可是太疲倦了,返回途中,肖川在高速公路上竟睡着了。车失控一下撞到路边护栏上,又弹回了主车道。这一撞,睡意顿消……还好,有惊无险。但之后他们再也不敢疲劳驾驶了。

  入行: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新手熟行。棉籽、酒糟、玉米粉,组成了种植金针菇原料,接种菌丝,跑市场,经过磨炼的肖川快速成长起来。他懂得了如何管理培养工人,让他们熟悉操作流程、增加数量,规定任务,让他们熟能生巧。半年过去后,肖川终于长长松了口气,工人上手了,这是他最大的安慰。如今,常年棚内工作的10余名工人月薪都在1500元以上。

  质量关键。肖川说,种金针菇风险较高,尤其是在白色金针菇的干扰下,他们生产的黄色金针菇因为成本不低,而市场价受冲击,所以利润并不高。因此,保证金针菇质量很关键,如果遇到质量受影响,他就会很忧心。

  技术成熟。在种植过程中,肖川会经常观察工人装的菌包质量,分析包子感染数,他总结出运用“菇葆”加强消毒的经验,25个菌包需用4包消毒粉,将消毒粉在库房点燃后与菌包一起关“禁闭”,让烟弥漫整个房间菌包,以达到消毒目的,第二天一早打开门透气。和料时,肖川注重干湿,用手捏料,指缝里若能挤出两三滴水,说明干湿合适;调节好酸碱度,料和好之后,手抓起一把用PH试纸检测下,一般要求PH值11。若是发现金针菇叶盖过大,反过来说明料湿度过大,水份过多,这会导致存放时间缩短,影响卖相、质量,他会及时调整细节。如今,他种植的金针菇多销往重庆,最长的保鲜期可达20天。

  肖川说,自己的父母没有一技之长,是纯庄稼人。他种植金针菇,就想拥有自己的事业。

  循环:菌包成了抢手货

  旧菌包,原本是农业生产废物。可在永川金龙镇,农户废物回收利用,用来育玉米秧;还有一些蔬菜公司、大户业主当成了宝贝,用来种植其他的农作物。肖川废弃的金针菇菌包,已被重庆白市驿等地预订一空。每吨200元-300元的菌包成了抢手货,种植花卉的老板们最喜欢菌包。

  如今,肖川的种植场年产金针菇100万袋,去年毛收入100万元。除去人工、材料费等纯收入约20万元。菌包作为额外的收入还有2万余元。每天早上7点,肖川就会与工人们一起开工干活,他与3名合伙人采菇,其余工人装袋、打包,装菌包、接种等,午饭后他们就将菇运往重庆销售。每天产出1000多斤金针菇,要在重庆与永川之间奔跑,来回一趟约6个小时。虽然现在市场有些鱼目混珠,但只要保证品质以后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肖川对未来充满希望。

金针菇,白洁房东第85章第100章,金针菇